城堡作為一個軍事據點,長年發展出許多在守備・攻撃上的巧思設計。許多人參觀城堡時只是走馬看花,留下「城堡好大喔!」這種印象後便踏上歸途。但其實只要稍稍學習一下相關情報,便能讓參觀的樂趣倍增。這次我們想介紹您認識城堡中歷史長遠而內蘊深厚的「石垣」構造,希望能為您的城堡之旅增添一些樂趣。
必知
城堡的變遷
縱觀日本歷史,從彌生時代(西元前300年至西元300年左右的600年間)的集落中便已經可見到外型似城堡的防衛設施。其後,城堡在室町時代演變成現在的樣貌。當時的日本正面臨嚴重的內亂狀態,由於戰爭一觸即發,作為戰鬥據點的城堡自然也獲得發展。這個時期的城堡由於重視軍事上的防守,多半建築在險惡的山中,稱「山城」。
在聽到「日本城堡」時許多人腦中浮現的近代式城堡的型態,則要等到安土桃山時代後才會開始出現。
<山城與近代式城堡>
城堡的轉機
在安土桃山時代後,日本城堡的構造有了大幅轉變。其主要原因便是石垣技術的發達。在安土桃山時代以前,幾乎所有的山城都是以土壘為地基所建。(雖然也有部分山城採用石垣構造,但大多樣式簡樸而不甚穩固。)由於土壘容易因風雨而崩塌流失,城堡本體的規模固然也會遭到限縮。
一直要等到石垣技術發展成熟後,領主們才得以石垣為地基建立大型而厚重的城郭。
<土壘與石垣的比較>土壘的平面容易崩塌,無法在上面建造大型建築。而石垣的平面寬廣而安定,奠定了大型城堡誕生的契機。
改寫了歷史的城堡
採用完整石垣構造所建的第一座城堡,便是安土城(滋賀縣)。這座城堡可說是日本近世城郭歷史的一大起源。
安土城:1579年由戰國武將・織田信長所築的城堡。目前建築本體已不復可見,只剩石垣保存至今。
織田信長:在日本戰國武將中人氣數一數二的織田信長,曾在騎兵與弓兵還是主流的時代中導入火槍至部隊中,可說是在各方面皆擁有先進思想的武將。1582年,信長於京都本能寺內遇家臣・明智光秀的襲撃而自殺。
石垣是藝術品?
每個城堡的石垣皆擁有獨一無二的構造。只要仔細觀察,甚至還可以追溯出其建築的年代呢。在日本國內為數不少的「城堡迷」中,就有一群醉心於石垣獨特構造的「石垣迷」。
石垣的加工法
覺得石垣表面上看起來雖然都一個樣嗎?其實只要知道石垣的3種主要加工方法,就可以輕易地分辨出其構造上的差異。
野面積:以幾乎沒有經過加工的天然石堆疊形成的工法。由於天然石形狀不一,野面積型石垣上的空隙也往往較大。
打込接:在城堡技術轉換期・安土桃山時代興起的工法。在堆疊前先將石塊的接面加工磨平,以減少石塊間的空隙。雖然成本較高,但這個工法使得高聳而陡峭的石垣得以問世。日本近世的城郭大都採用了這個手法。
切込接:石垣建築技術中最進步的一種工法。將石頭的接面加工後,依序層層堆積成石垣。切込接型石垣上幾乎沒有任何空隙。江戶城(東京都)、名古屋城(愛知縣)等在江戶時代建成的數座城堡皆採用這個構造。但由於切込接的製作成本極高,以致其並沒有傳播至日本各地。
建造石垣與城堡的是誰?
在日本,近代城郭是由全國的統治者招集各地大名所建的。
換句話說,近代的城堡是「由統治者所主導的公共事業」,在日文中稱「天下普請」。在城堡本體之外,相關的河川工程、道路整備事業則是由大名各自負責材料與人員的調度。
※大名:在日本各地持有領土的武將
信長的安土城建設,其後則被統一天下的豐臣秀吉所繼承。統治者採取這個制度,不只可以誇耀自己的權勢,更能強加大規模的經濟負擔給各地大名,以削弱其勢力。
另一方面,「天下普請」制度也使得築城技術快速傳播,間接導致了日本全國各地城堡的大量出現。
說道「天下普請」,就不得不提江戶時代的德川政權所主導的各種大規模工程。東軍的德川家在1600年的「關原之戰」中勝利後一統天下。為了避免內亂再起,德川家特別針對西軍的大名們施行了大規模的「天下普請」,以加重其內政負擔。
德川家得以在江戶時代250年間維持政權安定,有一大部分必須歸功於這個「天下普請」的制度。
石垣為何不會倒?
石垣建造過程中沒有使用任何水泥,卻能在經歷300年以上的歲月後仍屹立不搖。其中到底藏有什麼秘密?
<石垣的構造>
初期的石垣,是在被稱為「根石」的基石上堆積石頭而成的。近代城郭歷經技術改革後,則開始在「根石」下方插入被稱為「胴木」的木製基台以抑制石垣的下沉,使其更為安定。這個技術的出現使得大型城堡的建造不再是夢。
清洲城的石垣(復原品)。在石垣下方可以清楚地見到「胴木」構造。
<山城時代的石垣>初期的石垣構造低矮,至今多數已崩塌毀壞。
<近代式城郭的石垣(丸龜城:香川縣)>大多原封不動地保存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