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堡是日本的人氣観光地之一,但參觀者卻常容易在走馬看花之中就踏上歸路。上次我們認識了石垣技術發達對城堡現代化的貢獻,這次我們也將深入介紹石垣的各種淵源。
石垣的雜學
大家來找鏡石!
雖然經常容易被忽視,有些城堡的石垣內部竟然還嵌有巨石。這些巨石被稱為「鏡石」,通常是為了誇耀城主的權力與財力而設置的。此外也另有說法指出,在「天下普請」制度實施後,「鏡石」也被作為表現建造者之忠誠心的媒介。畢竟設置巨石需要花費大量的勞力,其間接就隱含了「我們為了君主您不惜血汗」的訊息。
日本最大的鏡石
日本最大的鏡石位在大阪城內,通稱「蛸石」,高達5.5公尺、寬及11.7公尺。這個鏡石是由當時的岡山藩(現岡山縣)藩主・池田忠雄所設置。池田便是因上回介紹的「天下普請」制度從岡山來到大阪,並在此從事了城堡的建築
除此之外,大阪城各處也藏有無數巨石。下次您到訪時,也可以特別留意一下這些巨石的存在與淵源。
石垣是如何被運過來的?
建造石垣理所當然地需要大量的岩石。若盡量從鄰近處採掘這些岩石,當然可以減輕搬運的成本。但實際在建造城堡時,建造者也常對岩石的品質有所要求。所以並不是說哪裡的石頭都可以拿來建造石垣。
例如江戶城(現在的皇居)的石垣,其原料便是從伊豆半島千里迢迢運來的。
大阪城的石垣則是採用了小豆島(香川縣)的岩石。
在運輸手段不如今日發達的時代,挖掘、加工、搬運大量岩石所花費的勞力可是難以想像的。小豆島在古時便是知名的岩石產地之一。雖然現在島上最有名的觀光地是天使之路與寒霞溪,我們也推薦您可以順道到訪這座石切場(岩石加工廠)遺跡。絕對會讓您今後參觀日本城堡時,可以有更深一層的體會。
當時的人們如何加工岩石?
在山上採掘的岩石並不能直接拿來蓋石垣,而需要先將其大小、形狀加工成適合的狀態。
這個網站便用圖片清楚說明了岩石加工的過程(內文為日文)。當時的工匠們會用金屬製的「矢」在岩石上打洞,藉此將其分割。這些被打上的洞被稱為「矢穴」。
https://www.pref.yamanashi.jp/maizou-bnk/topics/101-200/0189.html
從岩石加工到石垣建設,這整個過程花費的時間與勞力之大,令現代人的我們著實難以想像。天下普請制度到底帶給了各地領主多大的負擔,也可想而知。但在當時若拒絕建城,也只會被視為是對政權的反抗,多數領主們也只能乖乖接受。
在石切場中仍可見到留有矢穴痕跡的岩石
仔細觀察城堡內的石垣,也可以發現矢穴痕跡的存在。
ーーー
訪日自由行旅客必見!
只要10分鐘就搞定麻煩的行程規劃。我們提供了大量旅遊書上沒有記載的觀光景點,絕對能滿足您不想再跑和其他人一樣行程的需求!!訪日旅行計畫規劃服務